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动态
额尔古纳市积极发展电商经济
  发布时间:2019-08-16 09:42:21 打印 字号: | |

       一、物流业发展迅速。额尔古纳市从事物流行业企业40家,拥有大中型配送车辆270台。快递公司12家,其中邮政在全市设立11个支局、代办所,覆盖全部乡镇,中通、韵达等公司也在乡镇设立了代发、代收点。货站货运企业20家,仓配企业4家,物流园区2个。2018年,全市货物周转量达到12亿吨以上。

       二、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完善。自2006年启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以项目承办企业的公司为抓手,初步构建了以配送中心为主体,乡镇二级配送为支撑,以农资农家店、食品及日用品农家店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85%以上,促进了农村市场便利、实惠、安全消费。同时在实施乡镇便民连锁超市以来,共建设便民连锁超市28家,覆盖了乡镇、自然村屯。

       三、电商产业发展氛围浓厚。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将电子商务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狠抓落实,各部门相继出台“我为电商发展保驾护航开辟绿色通道”政策措施,形成了高度共识、配合协调、通道畅通的浓厚氛围。

      (一)成立组织机构。成立由市政府市长任组长,市外办(商务局)、发改委、财政局、统计局、人社局、工信局、农牧局、住建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额尔古纳市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办公室,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外办(商务局),牵头负责电子商务发展的调研、规划和日常工作。

      (二)制定了额尔古纳市电子商务发展系列实施方案。根据国家、自治区、市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要求,额尔古纳市立足全市实际,研究编制了《额尔古纳市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方案》、《额尔古纳市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等。

      (三)大力营造发展电子商务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及室外擎天柱、街道灯杆、显示屏等宣传载体,全渠道营造电商发展氛围,激发了电子商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四)强力推进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本地人才培养为主、引进人才为辅的原则,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作机制。整合组织、人社、党校、职业教育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加强与相关院所及不同地区间的合作交流,积极谋划建立电商培训分院。目前,已先后组织领导干部、企业、合作社、经纪人等参加域外电商专题研修培训3批次,105人次;邀请域外专家来我市举办电商专题讲座1次,参训人数达70人次。

      (五)村级电商服务站开始建设。强化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功能,建立完善的多平台网络采购、销售功能,能够提供“网货”收发、分拣、包装、仓储中转等一般性电商配套服务的同时,具备手机放号充值、票务代购、水电气费缴纳、社保服务、小额取现、信用贷款、货物中转、商品快递等综合服务功能。目前,已建设完成18个村级示范电商服务站。

      (六)电商企业快速崛起。据统计,额尔古纳市网店40家,微信公众号165个,微商3000个以上,依托第三方平台从事网络销售的个体工商户40家,2018年网上消费总额超过3000万。

      (七)依托口岸优势发展电商。额尔古纳市拥有两个国家一类陆路口岸,依托独有的口岸优势,积极申报边民互市贸易区。2018年10月黑山头边民互市贸易区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同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额尔古纳市黑山头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封关运营的批复》(内政字〔2018〕106号)同意封关运营。边民通过互市贸易进口的生活用品(列入边民互市进口商品不予免税清单除外),每人每日价值在人民币8000元以下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培育特色购物环境,增强互贸区内生动力。采用“互联网+互市贸易”,推动互贸区和电子商务结合,实现了贸易便利化;推行边民互贸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边民、背包客持边民证、身份证进场交易,交易物品除自用外,也可以自行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售,既增加了群众收入,为电商扶贫开辟一条新的渠道,也为当地电商发展提供了商品供应,让边境地区群众真正受益。

 

 

 

 

 
来源:额尔古纳市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塔娜